歡迎使用手機瀏覽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引用的。習總書記指出:“‘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理想信念的堅定,來自思想理論的堅定。認識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衛(wèi)真理,是堅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的出處,是《呂氏春秋·季冬紀》中的《誠廉》篇。
《呂氏春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召集門客撰寫的一部著作。呂不韋(前292—前235),姜姓,呂氏,名不韋,衛(wèi)國濮陽(今河南安陽滑縣)人。戰(zhàn)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他幫助和扶植秦國質(zhì)子異人(后更名子楚)進入秦國的政治核心。異人繼承王位,即秦莊襄王,他拜呂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十萬戶。莊襄王去世后,嬴政(也就是后來的秦始皇)繼位,呂不韋為相邦,號稱“仲父”,權傾天下。公元前239年,呂不韋召集門客,編撰完成了《呂氏春秋》。此書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26卷,160篇,20余萬字,它“兼儒墨,合名法”,匯集了先秦各家學說,故史稱“雜家”。書成之后,呂不韋十分自信,認為此書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足以與《春秋》相比肩,所以號稱《呂氏春秋》。他還將《呂氏春秋》懸于國門,聲稱能改動一字者賞千金,這就是成語“一字千金”的來歷。
具體到“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一句的出處《誠廉》篇,是一篇談品格操守的短文。作者以伯夷、叔齊兄弟為例,贊美了那些寧可死去也不愿改變操守,讓自己的品行受到玷污的志士仁人。伯夷和叔齊是商朝末年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死后,他們不愿為爭奪王位互相傷害,就去投奔周文王。等他們到了周地,文王已死,武王伐紂,天下歸周。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一種以暴易暴的行為,是道德的衰落,就不食周粟,去首陽山隱居,最終餓死在那里。在作者看來,伯夷叔齊兄弟,人可以死去,但他們身上所具有的那種高潔的品性,卻是誰都無法奪走的。所謂“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堅與赤,性之有也。性也者,所受于天也,非擇取而為之也。豪士之自好者,其不可漫以污也,亦猶此也”。意思是:石頭可以打破,但不能改變它的堅硬;朱砂可以磨碎,但不能改變它的朱紅。堅硬和朱紅,是石頭和朱砂的本性。本性這個東西是先天的,不是可以任意擇取的。潔身自好的豪杰之士,就像石頭和朱砂被打破、磨碎,也不能改變其堅硬和顏色一樣,他們是寧死也不愿玷污自己的名節(jié)的。
為什么這些志士仁人可以活得如此光明磊落,大氣磅礴?說到底,是因為他們找到了生命的意義。意義對于生命的重要性,其實我們在生活中都是有所體會的。比如我們辛勤工作、撫育子女的時候,苦和累都是在所難免的,讓我們堅持下來的,其實是這些辛勤付出背后的意義。我們和那些英雄的差別,就在于普通人為自己找到的意義往往近切,而那些志士仁人為自己找到的意義更為宏大而長遠。在這一點上,我們是需要向那些品行高潔的仁人志士學習的——因為生活不僅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意和遠方。當你的生命被那些遠大的意義所充滿的時候,你的人格就會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光輝,你的生命就會具有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剛強。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我們 網(wǎng)站地圖 用戶調(diào)查
共產(chǎn)黨員網(wǎng)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