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的講話中引用了這句名言。習總書記說:“我們應該追求熱愛自然情懷。‘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是生態(tài)文明的真諦。我們要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絕奢華和浪費,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風尚。要倡導環(huán)保意識、生態(tài)意識,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huán)境治理體系,讓生態(tài)環(huán)保思想成為社會生活中的主流文化。要倡導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綠色價值觀念,讓天藍地綠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懷。”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這句話的出處,是唐代著名政治家陸贄的奏議《均節(jié)賦稅恤百姓六條》。這句話的大意是,對于自然和社會產出的各種資源,要有限度地索取、有節(jié)制地使用,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不作長遠的規(guī)劃和打算。
陸贄(754年-805年),字敬輿。蘇州嘉興(今浙江嘉興)人。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唐代宗大歷八年(773年)中進士,德宗即位后,由監(jiān)察御史召為翰林學士,此后累遷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為相時,指陳弊政、廢除苛稅。貞元十年(794年),遭構陷后罷相。永貞元年(805年)在忠州去世,年五十二。追贈兵部尚書,謚號“宣”。
陸贄為中唐名相。在主政期間,面對危急的時局,他敢于指陳時弊,籌劃大計,為朝廷出了許多善策。他對德宗忠言進諫,建議德宗廣開言路、任賢廢惡、儲糧備邊、消弭戰(zhàn)爭。特別是在藩鎮(zhèn)叛亂舉國動搖的情勢下,更是規(guī)勸德宗下詔罪己,為其起草了誠摯動人的詔書并頒行天下,前線將士為之感動,有的聽到后痛哭,叛亂者亦上表謝罪。由于他善于預見,措施得宜,力挽狂瀾,唐朝搖搖欲墜的局面才得以轉危為安。其學養(yǎng)才能、品德風范,深得當時及后世稱贊。
古代的士大夫群體和文人群體是高度合流的。作為文人,陸贄工于詩文,但他最擅長,也是對后世影響最大的,還是要首推政論。其政論文章見地高遠,說理透辟,文字流暢,對后世影響很大,比如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就非常推崇陸贄,他在《資治通鑒》中引用陸贄的政論竟多達三十九篇,這在《資治通鑒》中是絕無僅有的。又如大文豪蘇軾,也對陸贄推崇有加,說他“才本王佐,學為帝師。論深切于事情,言不離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則過,辯如賈誼而術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南宋大儒朱熹也說“陸宣公奏議極好看。這人極會議論,事理委曲說盡,更無滲漏。雖至小底事,被他處置得亦無不盡。”從這些人的評價和推崇,我們就不難感知陸贄政論文的成就與影響。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即出自陸贄的奏議名篇《均節(jié)賦稅恤百姓六條》。這封奏議作于公元794年,也就是他擔任宰相的最后一年。安史之亂后,土地兼并日益嚴重,富者兼地數萬畝,貧者無容足之地。由于長期用兵,興師動眾,百姓的徭役、賦稅也日益殘酷,紛紛破產。大唐民困國窮,財政枯竭,經濟處于崩潰狀態(tài)。為了緩和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日益激化的矛盾,解決國家的財政經濟危機,陸贄上疏提出了《均節(jié)賦稅恤百姓六條》,強調了“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的重要性,系統地闡述了恢復和發(fā)展經濟,進行政治改良的思想。該篇奏議長達一萬余字,共分“論兩稅之弊須有厘革”“請兩稅以布帛為額不計錢數”“論長吏以增戶加稅辟田為課績”“論稅期限迫促”“請以稅茶錢置義倉以備水旱”“論兼并之家私斂重于公稅”六條,對當時的財政稅收領域存在的若干問題,特別是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對百姓盤剝太過的問題進行了反映,并就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奏議比較全面而系統地展示了陸贄節(jié)用愛民的思想,以及對于民生問題的基本主張,見地深邃,暢達懇切,警句迭出,是陸贄奏議中的名篇。
具體到“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見于《均節(jié)賦稅恤百姓六條》中的第二條“請兩稅以布帛為額不計錢數”。其相對完整的上下文是:“夫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jié),則常不足。生物之豐敗由天,用物之多少由人,是以圣王立程,量入為出,雖遇災難,下無困窮。理化既衰,則乃反是,量出為入,不恤所無。”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土地的產出是有定數的,人力的生產是有極限的。索取有限度,使用有所節(jié)制,就會有所盈余;索取無度,使用不加節(jié)制,難免陷入匱乏。出產多少決定于上天,但使用多少則完全取決于人。所以賢明的君主制定章程,從來都是量入為出,這樣即使遇到災難,也不會陷于困難之中。衰退的世道則不是這樣,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索取,從來不考慮民力物力的枯竭。”
這段上下文,其實就把“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的原因和重要性都交代得非常清楚了。在生產力不發(fā)達的古代社會,統治者能夠堅持這一點,對于調節(jié)人類特別是統治階層幾乎無盡的欲望與有限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不過,“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為陸贄所提出,但其中所蘊含的“量入為出”的理念,卻是古已有之。實際上,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先賢們就已經提出了一系列類似的理論主張。例如《管子》中,就有這樣一段話,它說:“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國雖小必安。取于民無度,用之不止,國雖大必危。”《慎子》一書中也有所謂“圣王在上,則使人有時,而用之有節(jié),則民無癘疾”的說法。當然,這里所說的“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使人有時,而用之有節(jié)”,更多強調的是君對民的取用關系,而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生態(tài)意義,在這里體現得并不明顯。
直到后來,孟子繼承了孔子“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的思想,提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雖然這一言論的目的在于宣揚王道,但強調“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要求有節(jié)制地捕魚、根據時節(jié)伐木,實際上已經包含了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生態(tài)思想。而孟子的這一思想,后來也為荀子所繼承和發(fā)揮,因此也就有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余食也;污地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鱉優(yōu)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斬伐養(yǎng)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的說法。
到了西漢初年,賈誼將這種對于自然的取用既要有時節(jié)的規(guī)定,又要有數量的節(jié)制,明確地概括為“取之有時,用之有節(jié)”。 由于漢代的儒家學者非常強調要根據時令節(jié)氣,有節(jié)制地開發(fā)和利用自然資源,所以他們普遍接受了賈誼所提出的“取之有時,用之有節(jié)”的生態(tài)理念,并且這種理念對后世也產生很大的影響。例如南朝著名天文學家何承天就曾在他的《達性論》中說道:“若夫眾生者,取之有時,用之有道,行火俟風暴,畋漁侯豺獺,所以順天時也。” 到了初唐時期,關于人對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仍與漢代一樣,大都表述為“取之有時,用之有節(jié)”。直到陸贄出現,“取之有時,用之有節(jié)”才正式轉變?yōu)?ldquo;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不過,無論是“取之有時”,還是“取之有度”,它們所傳達的精神內涵都是一樣的,區(qū)別只是具體話語的不同。
無論陸贄也好,還是管仲、賈誼也好,他們表達類似的語句,反映的都是中國古典經濟學中普遍信奉的“量入為出”的平衡理念。這種理念在過去被普遍信奉和強調,可能更多的是因為資源的短缺、生活的貧困而做出的無奈、被動的選擇,也許其中還包含著對維持社會生態(tài)平衡的責任考量。但是,即使在物質生產相對豐盈的現在,也依然沒有過時。它既反映了中國古代哲學家對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度思考,又成為當今建設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理念。在客觀上有助于培養(yǎng)國家、社會所提倡的“綠色消費觀念和綠色消費習慣”,有助于促進人與自然之間保持必要的生態(tài)張力。正如恩格斯所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卻發(fā)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因此,自然和人類應當是和諧共存的,我們今天的堅持以及各種付出也應當是值得的。大自然既然已經毫無保留地向我們敞開懷抱,那么我們也要始終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fā)的關系,確保榮辱與共、互利共贏的發(fā)展格局。我們要做好大自然的“代言人”,講好保護自然的中國故事,厚植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人文情懷,從身邊人、身旁物、小事點滴中感悟自然生態(tài)的和諧共生之美。“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答好“自然之卷”是對每個人的嚴峻考驗。“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只有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堅持“節(jié)約資源與保護環(huán)境”的基本國策,才能更好地為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一汪碧綠的清水、一片耀眼的藍天”。
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