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手機瀏覽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因病醫(yī)治無效,于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fā)展雜交水稻的開創(chuàng)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yōu)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還堅持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開展科研工作。
袁隆平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西。
他出生在動亂年代,從小跟著家人過著顛沛流離的逃難生活,在重慶求學時,經(jīng)歷了大轟炸,他感到,要想不受別人欺負,國家必須強大起來。新中國成立前,袁隆平親眼見到倒伏在路邊的餓殍,十分痛心。選擇農業(yè)報國,源自袁隆平想讓大家“吃飽飯”的強烈愿望。
1953年,從西南農學院遺傳育種專業(yè)畢業(yè)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農校工作。“作為新中國培育出來的第一代學農大學生,我下定決心要解決糧食增產問題,不讓老百姓挨餓。”袁隆平立誓。
1956年,袁隆平帶著學生們開始了農學實驗。袁隆平發(fā)現(xiàn),水稻中一些雜交組合有優(yōu)勢,認定這是提高水稻產量的重要途徑。培育雜交水稻的念頭,第一次浮現(xiàn)在他的腦海。
1966年,袁隆平發(fā)表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提出通過培育水稻“三系”(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復系),以“三系”配套的方法來利用水稻雜種優(yōu)勢的設想與思路,拉開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此后,他與學生李必湖、尹華奇成立“三人科研小組”,開始了水稻雄性不孕選育計劃。1970年,在海南發(fā)現(xiàn)的一株花粉敗育野生稻,打開了雜交水稻研究突破口。袁隆平給這株寶貝取名為“野敗”。
1973年,在第二次全國雜交水稻科研協(xié)作會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雜交優(yōu)勢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1995年8月,袁隆平宣布我國歷經(jīng)了近十年的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已經(jīng)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可以做到大面積推廣。事實上正如袁隆平在育種戰(zhàn)略上所設想的那樣,兩系法雜交水稻的確表現(xiàn)出了更好的增產效果,米質也有了較大的提高。
上世紀90年代,美國經(jīng)濟學家布朗向世界發(fā)出“誰來養(yǎng)活中國” 的疑問。袁隆平認為,中國完全能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不僅如此,還能幫助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
在此背景下,我國提出了超級稻育種計劃,袁隆平領銜的科研團隊接連攻破水稻超高產育種難題,超級稻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標已全部完成,一次次刷新著世界紀錄。目前,我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超過1700萬公頃,占全國水稻總面積的50%,僅每年增產的糧食就可養(yǎng)活7000萬人。
袁隆平領銜的中國雜交水稻技術還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巨大貢獻。
從越南的湄公河畔、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尼日利亞的丘陵河谷地帶……雜交水稻已經(jīng)推廣種植和引進試種到數(shù)十個國家和地區(qū),海外種植面積達700萬公頃。袁隆平曾說,全世界有一億六千萬公頃的稻田,如果其中有一半稻田是雜交稻,每公頃增產兩噸算,可以增產一億六千萬噸糧食,可以多養(yǎng)四到五億人。
2016年,袁隆平向世界介紹正在探索種植的“海水稻”,目標是在未來能夠培育出畝產300公斤以上的海水稻。袁隆平說,“全國有十幾億畝的鹽堿地沒種莊稼,還有幾千萬畝的灘涂,如果利用起來全國推廣一億畝海水稻,每畝300公斤,將增收300億公斤,相當于湖南省全年的水稻產量。”
2020年,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在全國十地啟動萬畝鹽堿地稻作改良和海水稻種植示范,海水稻示范種植面積由原來的兩萬畝,擴大推廣到十萬畝,計劃10年內推廣面積達1億畝,相當于每年多生產300億公斤的糧食,能多養(yǎng)活近8000萬人口。
去年11月,在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的目標實現(xiàn)后,袁隆平又提出兩個新的目標:一個是爭取早日實現(xiàn)雜交水稻雙季畝產2000公斤,一個是希望將目前實施的“三一工程”升級為“兩一工程”,即將“三分地養(yǎng)活一個人”變成“兩分地養(yǎng)活一個人”。
就在本月初,由袁隆平任首席科學家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試驗示范”項目在三亞測產再獲佳績,“超優(yōu)千號”超級雜交水稻測產結果為平均畝產1004.83公斤。
在科學研究上,袁隆平是一個特別認真特別嚴謹?shù)娜?,而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個豁達大度非常幽默的人。除了科研,他平日最愛的就是音樂,而且特別喜歡小提琴。他認為小提琴的聲音是“最能觸及靈魂深處的聲音”。
袁隆平曾說自己有兩個夢想:第一個夢是雜交稻覆蓋全球夢。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17年,全世界有一億五千萬公頃水稻稻田,但是雜交水稻還不到10%,若有一半種上雜交稻,可以多養(yǎng)活四億到五億人口。第二個是禾下乘涼夢,超級雜交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稻穗比掃把還長,稻子比花生米還大,他拿著蒲扇,躺在水稻下乘涼。正是為了這兩個“夢”,袁隆平一直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而就在2020年,90歲高齡的袁隆平卻許下了他生平的第三個夢想:“攻克中國的鹽堿地,徹底解決中國在糧食上的后顧之憂,讓中國人吃飽吃好!”在絕大多數(shù)人都已經(jīng)含飴弄孫,安享晚年的年齡,90歲高齡的袁隆平開啟了他的“袁夢計劃”!
他,是稻田里的守望者。
袁老,一路走好!
延伸閱讀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我們 網(wǎng)站地圖 用戶調查
共產黨員網(wǎng)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